在山東艾山天文臺工作整整十一年了,,對宇宙的浪漫想象給我?guī)砹藷o窮的樂趣,。與各種數(shù)字和曲線作伴的日常,,也需要用一些色彩來裝點--那就開一片小院吧,!
天文臺本沒有院子,所有空閑的地方都被我塞上了各種望遠鏡和奇奇怪怪的天線,。所謂的院子,是在一片雜草堆中強行打了幾個樁,再用鐵絲網(wǎng)圍起來的,。之后,,撿出亂石,清理枯草,,經(jīng)過一周時間的打理,,便可聞到泥土的芳香了。
說是院子,,不如說這是我的一方袖珍博物館和動物園,。因了這些花鳥魚蟲的陪伴,那些觀測儀器也變得溫柔可親,。
院子里最先種了一棵海棠樹,,我需要一棵形貌好的樹搭配遠山與落日。選擇海棠是因為我多次與它結緣:十幾年前在北京游玩時,,住的鐘鼓樓附近的民宿院子里就有一棵,,春天粉花撲面,艷而不妖,;濟南趵突泉的院落中,,也有一棵海棠樹,盛花時遮天蔽日,,蜂鳥成群,;觀看電視劇《海棠依舊》,使我對周總理和鄧媽媽更加崇敬,。
栽下海棠樹,,我時常在想,它什么時候能長得如西花廳那棵般高大呢,?我的海棠樹長得不錯,,每年都能長高半米左右,枝條也愈發(fā)粗壯,。海棠的花朵和枝丫,,成為我星空攝影的絕佳前景。
更多的樹木花草在天文臺的院子里安了家,,紫色的丁香,、雜色的鳶尾、白色的雪柳,、黃色的臘梅……它們的到來讓天文臺變成了花園,,又讓花園變成了動物的樂園。蜜蜂,、瓢蟲,、螽斯、麻雀,、白頭翁,、北紅尾鴝,,紛紛撲向這里,尋找屬于自己的那方天地,。天文臺白天的工作不多,,我喜歡坐在辦公室拿著雙筒望遠鏡觀賞這里的勃勃生機,用長焦相機拍攝眼前的一切,。這樣的時刻,,安靜且治愈。
有一天,,我突然覺得院子里好像缺點什么,。對!缺水的靈氣,,缺荷花蛙鳴,,缺錦鯉游弋。于是,,我挪盆移花,,開挖建成一個容積十方水左右的小池塘。農村水資源金貴,,澆花種菜也得精打細算,,我在房頂建造了一套雨水收集系統(tǒng),池塘就是蓄水池,。只要五六毫米的降水量就能滿足平時院子的需要,,如果遇到二十毫米以上的降水,池塘便會滿溢,。雨水收集系統(tǒng)是我的得意之作,,最開心的就是下雨時看著屋頂?shù)挠晁樦艿懒鬟M池塘,感覺撿了天大的便宜,。
池塘中的生靈正是在雨水的滋養(yǎng)下逐漸安家的,。幾朵粉色的荷花和三棵紫色的蓮花相伴,十幾尾錦鯉悠游其中,,高大的水生植物遮蔽著夏天的酷熱,,還有幾只烏龜伸展著四肢享受日光浴,一只養(yǎng)得肥肥胖胖的橘貓輕輕地俯下身在這里喝水……一切都太美好了,!
池塘帶來的驚喜遠不止這些,。有天入夜,我突然發(fā)現(xiàn)附近飛出幾個光點,,仔細看,,竟是螢火蟲!原來它們喜歡潔凈的水域。我激動萬分,,多年來我就想拍攝體現(xiàn)“輕羅小扇撲流螢”主題的天文照片,,這些螢火蟲是為成全我的夢想而來的!
池塘邊還有很多驚喜,,我目睹了蜻蜓幼蟲在池塘邊脫殼的蛻變過程,也遇見過閃著金屬光澤的步甲繞著池塘覓食,。有時,,我還會關掉所有的燈,只留一個窗縫,,屏氣凝神聆聽夜晚院子里的聲音,。天文望遠鏡的馬達聲已經(jīng)響起,近兩米高的望遠鏡正在電腦的驅動下指向它的觀測目標,,人類的智慧和自然的聲音成為美妙的二重奏,,讓我無比著迷。
第二年,,我對天文臺的院子進行了一些改造,,隔出三分之一的地方用來種菜。這些菜的長成讓我更明晰節(jié)令變化,,更貼近人間煙火氣,。
我用一排鮮花柵欄來分割空間。我沒有選擇常見的薔薇,,而是種植了四種花朵碩大的藤本歐洲月季,,其中有我最愛的維基伍德和蜂蜜焦糖品種。每年兩次的月季盛花期就是天文臺的狂歡節(jié),,院子里所有的生物都用最熱烈的姿態(tài)參與其中,。驚喜之余,我又種下一株黃色的月季品種--“黃金慶典”,,名字聽著就很喜慶,。
天文臺的院子注定與眾不同,每棵樹,、每朵花包括柵欄的位置都是為了天文工作而精心選定的方位,,縱情于此的生靈在院子定居時就被賦予了一項重要的使命--它們都是天文設備和星空的前景模特。在瀑布般的花海柵欄上,,銀河橫貫夜空,;在紫鳶般的丁香旁邊,娥眉月緩緩落下,;在產(chǎn)卵的螽斯旁,,北斗七星繞北極星緩緩移動……所有的一切都構成了天文臺小院的獨特魅力和數(shù)不清的奇妙組合,那些珍貴的圖片把小院的歲月定格成永恒,。
自從有了小院,,我的每一天都更加熱鬧精彩,。從被鳥兒的叫聲喚醒開始,在錦鯉,、繁花,、田園和數(shù)據(jù)中流連,在小院中感悟流逝,,在星空中尋找永恒……







